教学小tips | 如何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

返回

时间 2024/10/25 12:00:00 访问量 509

如何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与传统的讲授法、直接教学法有所不同,它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下小tips可以帮助老师计划、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01备课

由于基于问题的学习具有互动性特征,因此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比,要求教师在备课上付出大量的努力,甚至更多的努力。

1确定教学目标

        无论一堂课是强调一个单一的目标还是强调一系列整目标,提前确立课程目标都非常重要。这样,教师才能清楚地与学生交流。

2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

        基于问题的学习立足于这样一个假设,即令人困惑的、模糊的问题情境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促使学生参与探究。因此,对于老师来说,说计恰当的问题情境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3组织资源,做好“后勤”工作

        基于问题的学习鼓励学生使用多种资源和工具进行学习,其中一些在教室里,另外一些在图书馆和计算机室里,还有一些在校外。提供组织好的资料,为学生的调查学习做好“后勤”工作,是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上课的教师的主要备课任务。


02上课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中,上课阶段是一个高度互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

1使学生适应问题情境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开始阶段与其他类型课的开始阶段一样,教师应该清晰地说明课程目标,使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并描述出教师期望学生做什么。学生需要理解,在基于问题的学习课上,他们的目的就是学习如何解决重要的问题,如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

2组织学生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为解决问题做好计划。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促进协作和互动,每个小组应包含不同能力和背景的学生,以实现多样性。

3引导问题探讨

        尽管每个问题情境要求的解决办法略有不同,但多数学习过程都包括收集数据并验证、形成假说并进行解释、提出解决方案等过程。教师在过程中充当引导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收集信息和分析结果,避免直接给出答案。

4提出解决方案并展示

         探讨阶段后紧跟着就是解决方案的展示阶段。此处展示的形式不局限于书面报告,而是包括:能够展示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方案的录像,以实物形式展现问题情境及问题解决方案的模型,还可以是计算机程序或多媒体展示。

5分析、评价问题解决的过程

         最后一个阶段应通过一些活动,帮助学生分析、评价自己的思考过程、调查过程,以及整个过程中使用的调查技能、学习技能。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求学生改进他们在其他阶段的想法和活动。什么时候他们开始比较清晰理解问题情境?为什么他们更乐意接受某些解释,而非其他解释?为什么他们否定某些解释?为什么他们采用了最后的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改变过自己对于问题情境的想法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改变?下一次解决类似问题时,他们会采取哪些不同措施?


总结

         通过明确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引导探讨、成果展示,教师能够有效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提高学习效率。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节选自:

《学会教学》(第6版) 

(美)理查德•I•阿兰兹  著


END


编辑丨孙巧玲

一审丨李孟垚

二审丨邓鹏兵

三审丨金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