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片新闻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之二 | 大会主会
返回时间 2023/11/24 12:00:00 访问量 522
中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的“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建设”研讨会于2023年11月22-25日召开。会议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做大会主题报告,学校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和示范教师做工作分享,并开设两个课程思政专题工作坊。
现场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IveeZ7kl0IGrcGzHpstmw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建设”研讨会
11月24日上午,“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主会于校本部国际报告厅顺利召开。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军,本科生院院长何旭辉,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金一粟出席会议,校院两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及成员、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及教学团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负责人、一线教师、督导委员等300余人到场参会,会议由何旭辉院长主持。
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军开场致辞,何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全体参会专家与老师们表示了衷心感谢与热烈欢迎,随后对近年来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就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名师引领,抓队伍建设。积极打造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组建课程思政名师团队,充分发挥名师引领示范作用。二是强化数字赋能,抓资源建设。积极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案例库与知识图谱,共建课程思政优质数字资源。三是强化示范引领,抓品牌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扩大中南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影响力和示范性,努力打造课程思政“中南样本”!
接下来是精彩的大会报告:
8:40-9:40
陈 敏 汕头大学副校长
大会报告1:“一流课程”建设中的课程思政思考与实践
陈校长以“‘一流课程’建设中的课程思政思考与实践”为题,拉开了本次主会的序幕,他首先分析了现阶段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形势,带领大家回顾了新世纪以来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梳理了课程思政缘起与进展的脉络。为什么专业课程要做课程思政?陈校长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深刻认识与思考,强调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相统一”和“五大核心内容”。他指出课程思政是“方法”而非“加法”,重在“思”字,解决的是思想层面(认知)的问题,也即“三观”教育,而科学本身也是最大的“思”。最后,在介绍教指委、学校和课题组的卓越工作成果和显著成效后,陈校长以光学课程为例,分享了他们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创新尝试与实践经验。
9:40-10:40
张智强 原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大会报告2: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
围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主题,结合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张教授首先为大家简要介绍了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提出背景,以及“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建设的核心内涵。通过展示与分析多个不同院校的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张教授与大家进一步探讨了国家发展需求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晰了国家战略需求与专业教学的密切关系,同时强调,课程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张教授指出,落实国家发展需求应从小处入手,“做人做事的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这三方面教育内容层层递进,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10:50-11:20
成琼文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
大会报告3:A+学科人才培养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成书记作题为“A+学科人才培养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分享,他结合中南冶金特色,详细分享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通过构建“党建领航-名师引领-思政贯穿-文化赋能”四位一体的建设体系,实现思政、科教、产教全方位融合,培养“冶金+”卓越拔尖人才,推进一流A+学科发展。面对课程思政建设在“社会、课程、教师、条件”等方面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成书记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与思考:全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落实学科提振举措,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挖掘学科思政潜力资源,强化党建引领,以一流的课程思政助力冶金工程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11:20-11:50
任胜钢 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
大会报告4:“企业理论”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在简要介绍“企业理论”课程的建设背景与特征后,任教授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做法,针对“思政教学设计”部分,从思政思路、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教学方式四方面展开详细分享。基于课程三大基本理论,围绕两条思政主线,提炼九维思政元素,结合多个思政教学案例,他详细阐述了“解思政、融思政、强思政”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展示了“企业理论”课程取得的卓越思政教学成果。最后,任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他的切身体会,课程思政需要持续建设,久久为功,同时顺势而为,把握思政与知识点鱼水相融的特点,真正做到润物无声,也要坚持课程建设的更新与传承,力求让更多学生受益!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大会圆满落下帷幕。通过此次盛会,切实发挥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引领带头作用,为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着力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 END —
文 字 | 邓鹏兵
编 辑 | 徐 倩
一 审 | 邓鹏兵
二 审 | 聂晓霞
三 审 | 金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