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发展】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工作坊圆满结束,教师教学发展能力获提升

返回

时间 2019/05/25 12:00:00 访问量 1585

5月24日上午,中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湘雅医院教务部、医学教育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工作坊在综合楼六楼八年制教室顺利开班。

来自基础医学院的冯丹丹副教授和化工学院的钱频老师针对医学专业特点开展联席教学,精准引领参加工作坊的35名医院骨干教师切实感受到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和特点。教务部副主任邬晶主持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为沉浸式体验教学,授课教师利用学习通平台,在课前课中课后均设计学习任务,精心设计了一个小型混合式教学课堂。

学员经过课前微视频学习、案例准备,课中理论学习、案例示范、分组讨论、案例分享和课后反馈等环节,逐步探索和掌握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构建模式,严格量化学生学习的形成性评价,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构。

理论学习环节:

钱频老师介绍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并总结归纳了设计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框架。

混合式教学一定不是简单地将线下知识点搬去线上,而是必须通过知识点重构,以学生视角为基础,以明确切实的学习目标为根本,探索一条更适合学与教的混合式路径。

案例示范环节:

冯丹丹老师以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生理学》的打造为引,详细介绍了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在医学课程中的“落地”经验。

互联网+时代,不管你愿不愿意,混合式教与学是必然趋势。医学教育的改革方向是整合,是基础与临床的融合,是线上与线下的配合。用不断创新的手段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的使命。

分组讨论与分享环节:

学员根据专业分为7个小组,每组均由医护共同组成,现场设计1个学时的混合式教案并做现场分享。

经过老师的点评之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收益颇丰,用于日常教学可操作性强,数据收集简便。

中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曹丹老师介绍,中南大学自2019年开始启动学院定制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活动,旨在落实中南大学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教书育人能力提升工程”,拓展教师教学发展资源,传播最新教育教学进展及成果。同时,学校也正在进一步构建“中南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库”,希望有更多医学口的老师加入其中,成为“中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训师”,形成有影响力的教学品牌。

据悉,湘雅医院现有5门在线开放课程,如何使用好这5门课程,以及为今后的课程建设提供示范作用是目前工作的重心。教务部、医学教育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也将继续积极响应学校政策,在合理安排教师教学工作任务、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教学培训活动,为构建湘雅医学教育系列金课提供有力保障。(内容来源:湘雅医院教务部)